應該是今年的最後一篇了,先看了很多人的2023結語——還是老樣子啊,關於人對於自己的想法的不自信,感慨於各種前一年許下但還沒做到、卻轉眼又過了一年的現況,還是再許下新一年的願望。相比那些想要做到什麼的願望,我更想許那些真的是願望的願望,如果是我能做也想做的,那我會去做,所以那對我來說就不是願望了,而是我知道會在某個時間點進行完成的事項。
今年莫名開始跑了大大小小應該超過三十場的live活動,第一次進兩廳院,第一次去福隆海祭然後趕末班火車回家,第一次去Zepp,也是第一次去新莊,第一次進南港展覽館,第一次進TICC,第一次進The Wall,第一次去三和夜市,總之第一次去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在那些過去用聲音陪過我的人,我何其幸運能夠現場看到這些在他們的時空裡不放棄努力而還在他們的舞台上的人。見面這件事是很神奇的,你能從對方的肢體、眼神、語氣這些表現介面看到這個人的現在,還有知道也混亂過的曾經,這是即使在不同背景生長的人的共同點——沒有人在時間的遞移下從不感到困惑的。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Dr. Winch的前一本書 [讀書] 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修復心碎的自我療癒之路後,
發現2021有了新書,於是又再去找來看。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有段時間因為個人因素,開始狂看各式有關人際關係的文章,
也才在PTT上看到Catch版紅人P大的文,進一步去圖書館找了這本書來看。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這個作者的書,應該只是在圖書館碰巧看見,
封面偏向靜思語系列,但主軸又讓我有點興趣,還是借了。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這本書去見了前任,而他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還沒開始看這本書,但我的確是鼓起了勇氣才去見他沒有錯。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麼直白簡單的書,看了這幾年幾乎都是中國作者寫出來的,偶爾看看真的很療癒,也是一針見血。
這篇只想記些喜歡的句子,剩下的交給大家自己去看吧。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凱特在改變自己之前是個有衝動消費且習慣性酗酒到斷片的人,
也因此背負了無法負擔的債務、髒亂的環境、不好的感情關係,還有沈重的身形。
而所有改變的起點來自於凱特一個小小的突發異想:如果我一段時間都不買東西的話,會怎麼樣呢?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先看完《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再看《一人公司 : 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的。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在年屆古稀之時所發行關於他一路成長及治理公司的系統化原則,
這些原則是他在終其一生不斷試錯後,所統整出來關於抉擇/個人能力/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心態認知/成長/目標等的生活及工作原則。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時是我閱讀理財書的開端,也可以說那時候是我人生讀工具書的大開始,
股票戶頭也是在大四時上網做好功課,就開好的鑫豐帳戶
(辦的時候手續費1.7折,最低單筆手續費9元,直到鑫豐被犇亞合併)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題之前,我想先吐槽書名,我的認知一直都是巔峰,
不是顛,我對這個實在有點障礙,但先算了。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本看的這位作者的書是《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可能因為作者是中國人,
和台灣人有著不同的競爭環境,所以很多想法都不太會從普世台灣人口中聽到,覺得很有趣。
這篇說是一般的讀書心得,但其實這本書我比較想以書摘的方式記錄,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