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之前,我想先吐槽書名,我的認知一直都是巔峰,
不是顛,我對這個實在有點障礙,但先算了。
這本書的主軸其實很簡單——壓力+休息 =成長
要做好事情並不是你一路衝衝衝就能搞好的,
適當的休息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給大腦跟身體統整回復的區間。
給身體準備好一致的活動,除了儀式感之外,
也是讓身心習慣調整到準備應戰的狀態。
除了休息,練習也是必要,但達到卓越的過程所需要的不是漫無目的的練習,
而是找到痛處慢慢調整的過程;不是排解壓力,而是善用壓力還借力使力,讓壓力激發出更好的績效。
下面這張圖提了心流的概念,
作者認為要進步應該要多爭取「勉強可完成的工作」,
你不太有把握但也不至於過於焦慮或激動,
不太有把握其實就是稍微超出「甜蜜點(Sweet Spot)」
——有壓力但恰到好處,超出你目前的能力,但也只超出一點點。
當你心裡覺得不可能辦到其實只是大腦想把你拉回舒適圈,
所以勉強可完成的挑戰是為了偏離熟悉的路徑,
小小偏離舒適圈到稍微有點辛苦的地方試試。
下面這張圖我覺得很適合拿來自我檢視目前生活中的任務清單,
可以拿來決定如何挑整面對方式。
核心價值觀
當你感到疲乏,不見得是真的沒有力氣,而是身體的保護機制,
而核心價值會讓你因為想達到而突破/克服恐懼,
所以作者推薦制定核心價值,也就是你的基本信念和指導原則,
是你最在乎的東西,所有你的行動及行為都會建立於此之上。
作者羅列了很多(比方說成就/專業/樂趣/效率/自制/積極/樂觀等等),
但這是開放選項,決定最多五個後進行排列,
並以你自己的方式說明你的個人價值觀,這就是你的宣言了。
這部分我覺得比較像自我催眠,也需要有足夠的自我認知才能列出來,
但不失是個進行自我對話的方式。
所有的方式都只是方式,哪些適合就只有當事人試過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