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螢幕快照 2021-05-30 下午11.31.10.png

 

作者以自己為第一人稱的諮商師視角寫了五個角色的諮商進程,這五個角色分別為戀人/自我/夫妻/親子/家人。

你可以跟著閱讀說明,在同一週接觸五個角色,或是一次看完同個角色的心路歷程。算是難得有閱讀說明的一本書。

 

這幾個角色幾乎是所有人一輩子都會經歷而建設的社會角色,而我也在其中得到了些共感,

以下就我想記的部分做小小紀錄。

 

夫妻

破壞婚姻的四大因素——

1. 批評:針對個人而評論,而非針對事件。

2. 鄙視:比批評更傷人。帶有不尊重且青是對方的態度。

3. 防衛:如果一個人常被批評或藐視,可能會發展出防衛心理。感覺被攻擊時需要保護自己。

4. 拒絕回應:對辦理不理不睬,不處理對方釋放的任何訊息。

 

維持一段關係,需要的不是好勝心,而是好奇心——為什麼你會那樣想?你的感覺是什麼?可以多跟我說一點嗎?

當我們願意將重心從自己身上轉移一些到對方身上時,還能增進同理心。

這份好奇心在雙方都刻意努力灌溉與滋養他的環境中,是可以持久不斷的。

 

「如果你沒準備好要知道對方的答案,就先別問這個問題。」

 

婚姻就像銀行的帳戶,因愛而結合,開戶時是有存款的,但是當婚禮結束,度完蜜月,開始生活後,

彼此經歷摩擦、不滿、批評、傷害,就從這戶頭開始扣款;

而每一次的合作、歡樂、分享,又時不時會再存入一些錢進去。

在不同時段對於婚姻品質的感受與滿意度,就反映在這帳戶餘額上。

 

當事情順利,出現小勝利時,彼此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擔心以後,反而可以允許自己盡情享受其中,

因為人生不可能永處順境,遇到逆境時,得要靠順利時的記憶,獲得小勝利時所感受到的盼望,

才有力量、信心和毅力可以共同度過難關。

只有真實面對與努力才有機會創造改變。

 

戀人

斯騰伯格愛的三角理論(以下取自維基百科

並不是所有的愛都是一樣的,它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好,也可能是巨大的痛苦。

螢幕快照 2021-05-31 上午12.57.42.png

 

親子

父母的教養模式對孩子的社會化有相當大的影響,

親子風格可分為四種:民主權威型/放任型/威權專制型/不參與型

在民主權威型下,父母會為孩子設立清楚的櫃範,但同時也給予應得的尊重。

威權專制型則是嚴格、不民主且不給予尊重。

研究顯示對孩子社會化的過程與學習,民主權威型的風格是最好的,再來是放任型,及威權專制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ll.learning 的頭像
    Still.learning

    ME 還在學 Still.learning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