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螢幕快照 2021-06-13 下午10.39.41.png

 

每個人的今生都是第一次,所以我們都對自己不甚了解。

人生就如同是在未知的世界裡暢遊探索,根本不曉得要帶哪些行囊整裝出發;

但是隨著自問自答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便會找到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你無法徹底自由,那麼至少想辦法讓自己自由。

 

我想先提作者提到的另一本書《重整行囊》裡提到的:

我們每走一步路,就應該要重新檢視過去的人生,如果不反覆問自己,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那件事——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我為什麼要和他們當朋友?

我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我為什麼把這件事情當作是我的目標?

查了一下中譯本在1995年就已出版,是本稍有歷史、但我卻沒聽過的書,而這幾個問題也讓我馬上把這本書加入待讀清單。

 

這幾個簡短的問題貫穿了個人行為、人際關係、生涯選擇及目標設定,這幾乎是一個人一生所必須考慮的幾大重要事項,

而我們不過都只是被丟躑到這世上、被他人命名的某個生命,終其一生努力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也回歸到最終的大哉問:我為何而活?

這是個沈重卻也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

 

每個人的人生因各自在不同時刻的選擇而有了分歧,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和你有完全相同的境遇,

而這也是人生難而有趣的地方。

 

從幾年前各種崩潰走出來後,我好不容易體認到:所有相遇的一切不過都只是為了讓我成長,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如同作者提到的:不會有一個人跟你相遇,就是為了要讓你受傷。

感謝那個人讓你更瞭解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缺乏什麼,才能自己填補自己,不然不過一再重複錯誤而不自知。

認清自己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在你完全看清問題點、找到那個空缺前,你會焦慮,你會迷惘,

但情感沒有對錯之分,你會有哪種感受,不過就表示那件事對你來說就是有那種感覺,

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跟自己對話、試著瞭解,迷失不過是努力找尋自己人生的最佳證據。

當你承認人生不知該何去何從時,表示改變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就會有具體變化。

 

關於愛情——

如果真心愛對方、想要對方好,就必須觀察對方、對他保持好奇。

關於職場——

只是工作的場所罷了,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並非一切。

關於莫名討厭的人——

可能只不過是對方與自己的父母其中一人很像,或是從對方看見自己最討厭的一面;你只是看到了你經歷裡的厭惡。

關於自卑——

阿德勒說:自卑是帶著目標想要活出更好人生時所伴隨的情緒,承認它、並實現它,它就會成為改變的助力。

關於後悔——

回到過去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人生的黃金時代就是現在、此時此地。

 

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樣微笑著看完這本溫暖的文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ll.learning 的頭像
    Still.learning

    ME 還在學 Still.learning

    Still.le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