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你的投資目標並不是要賺取平均報酬,你要賺得比平均報酬還多。
你要比其他人更有思考力,還要拉高層次思考,你必須找出別人未能具備的優勢。」
常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作者做為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辦人提倡個人對於投資必須擁有獨特的思考,
也就是說所有想法都必須有深入的第二層思考。
作者舉的關於第一層思考及第二層思考的不同在於——
第一層思考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買這支股票吧!
第二層思考則說:這是一家好公司,所有人都這麼認為,所以這不是一家好公司,它的股價已經被高估,所以賣出。
第二層思考需要考慮的面向更深入且複雜迂迴:
- 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會落在哪些範圍?
- 我認為會出現哪個結果?
- 我的看法的正確機率有多高?
- 市場的共識是什麼?
- 我的預期和市場共識有多大的差異?
- 這項資產的市價與市場公視認為的價格有多吻合?我認為的價格又在哪裡呢?
- 價格所反映出的共識心態是過於樂觀還是悲觀?
- 如果市場共識是對的,那對資產價格有什麼影響?如果我的預期才是對的,又有什麼影響
—— 你不可能做著別人都在做的事,卻還期待自己的表現比別人好。
每項投資都有其風險所在,而每個人所認為的風險因個人看法不同而不同,
但承擔高風險並不代表高報酬,如果高風險就一定帶來高報酬,那就不會是高風險的行為了。
這句話說來饒口,但有它的邏輯在,如果第一次沒看懂這句話的意思,建議你停下來,把這句話好好想通。
投資是個人行為但也被市場影響,也就是他人的行為所帶動,
必須隨時觀察市場是否過熱,所有人是否一致看好,甚至可能是無理由的樂觀;
推測目前的市場究竟是走到景氣循環的那個階段,是不是可能已經過熱,
該如何處理手上的部位,該多持現金部位了嗎?
當所有人都樂觀地忘了所謂景氣循環時,就是妳該小心的時候了。
投資到目前為止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都是個人考慮後所下的行為,(畢竟一般人不會自備超級電腦決定投資策略吧?!)
也就是為什麼會有跟風客買紅賣綠,為什麼會有人投暢價值投資、五線譜投資或定期定額這類減少決定時心理因素的投資方式。
每個人都想賺得更多,害怕沒買到就少賺,
這種想法容易造就衝動,缺乏思考的狀態下造就個人定價錯誤及認知錯誤——貪婪、恐懼、嫉妒、自負、從眾,而成為韭菜。
所以提醒自己必須理性思考並決策:
- 市場最終是個鐘擺,有上就會有下,不用買在最低點,就算在中間的甜蜜點也能帶來足夠的報酬
- 對實質價值有強烈的覺察
- 當價格脫離價值時,堅持該做的事
- 對過去的週期有足夠的了解,當市場表現得太超過,最終只會是懲罰,而不是獎勵
- 透徹了解當市場出現極端情況時,投資過程的潛在是負面影響
- 務必記住「當事情似乎好到不像是真的,它通常不是真的。」
- 當市場價值越來越錯估(而且一定會如此),要能接受其他人認為你是錯的的眼光,並向相同眼光的朋友尋求互相支持
- 不要低估自己心理學面的影響力,然後盡力克服它
- 當每個人都了解那項投資是便宜標的時,它其實已不再便宜
- 看見其他人沒有看見或賞識且還未反映在價格的優勢,以及這個優點後來被市場接受是正確的
- 謹慎控管投資組合的風險
- 最後耐心等待時機
👑 便宜的標的的基礎條件:
- 很少人知道或不被瞭解
- 有基本面的疑慮
- 有爭議、讓人恐慌
- 被視為不適合納入投資組合
- 不受重視、不受歡迎且不被喜愛
- 過去可追溯的報酬不佳
- 最近成為減碼標的,而不是加碼標的
——在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中,常常可以找到最好的機會。如果每個人都覺得很棒,那就不會有便宜的價格。